2025年7月4日,在指导老师段婷婷带领下,“初荷”陕州花鼓舞创新与传承研究团队专程赴河南省三门峡市,开展陕州花鼓舞非遗调研工作。团队通过参观三门峡虢国博物馆和三门峡市博物馆,深入了解了陕州花鼓舞的文化历史背景。其中,虢国博物馆的文物展现了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,为探寻花鼓舞艺术表现的历史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;在三门峡市博物馆的学习,则帮助团队系统了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的发展,为研究花鼓舞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图1:全体人员合影留念

图2: 传承人向团队成员讲解花棍技巧

图3:传承人向团队成员展示花扇用法
在陕州花鼓舞传承基地,团队与曲诺方(陕州花鼓舞非遗项目传承人)、贺春峡(陕州花鼓舞非遗项目传承人)、梁爱峡(陕州花鼓团成员)三位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。起源于湖南、湖北地区的花鼓艺术,传入陕州后历经三百年发展演变,因融合黄河流域文化特色而形成了独特的陕州花鼓舞艺术风格。期间,传承人贺春峡老师现场演示了伞、鞭、扇子的精妙配合,详细讲解了“拉伞领队”等经典动作的要领。团队成员在传承人的指导下,系统学习了基本步法、队形变换等核心技艺,并完整记录了教学全过程。

图4:团队成员和传承人学习花棍动作

图5:段婷婷老师与传承人交流
调研过程中,团队特别关注了陕州花鼓舞的文化内涵。这项非遗艺术不仅具有观赏性,更承载着祈愿风调雨顺等重要民俗功能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虢国博物馆的参观中,团队还发现早期青铜器纹饰与陕州花鼓舞道具装饰存在深厚渊源,这一发现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非遗保护既是对过去的珍视,也是对未来的担当。团队指导老师段婷婷表示,通过这次调研,团队不仅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,还探索到了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可能性。
未来,团队将基于此次调研成果,继续致力于推广陕州花鼓舞,助力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创新。